主女校及其衍生各类创作,也看aph
车万人,偶尔打打粥和各类主机游戏
 

【城市关系分析】南京和扬州关系的一点分析

【应朋友 @Ashes 之邀的把宁镇扬两两之间的关系都尽力写写,将来还会继续更新,这是最后一篇。P1是南京紫峰大厦,P2是扬州瘦西湖,图源网络。】

在分析两者关系的时候,必须考虑到镇江这个最大的变量(不得不承认镇江是淮西淮东两大巨头之间的重要联系),因而就带来了两者关系当中最大的问题——扬到底在每个阶段,在大时代背景下于两个人当中做了怎么样的选择?以下我们就来分阶段对宁扬关系做一定的讨论。

第一阶段,一直到三国结束为止。最初,同样面对咸阳的淫威【秦始皇开山挖河泄王气,并且更改两地名称加以侮辱,秣陵意指将金陵贬为养马场,而丹徒是穿赭衣的囚犯的意思】,ta俩的想法却有了很大的不同,进而两个人有了不同的策略:一个是用被给予的权力,更好的发展自己(宁),一个是在权威眼皮底下更好的聚拢权力,为自己谋利(润),格局上有了一定的差距。而在后续的磨练中,宁年轻有为,逐渐成长起来;润作为前辈,老谋深算的一面也初步展现【赤壁之战是润才能的初次显露】。在孙权决定迁都南京之后,镇江交出了自己的权力,不过由于镇江的重要位置,实际上两个人地位相差无几。但是在随后的作战和行政上,宁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。其实在这个时候,扬就对宁的实际能力和性格有点怀疑,但还是看好宁的飞黄腾达,毕竟当时宁润两个人都起步没多久,谁都说不准——再者,在比较稳定的条件下,宁的想法相对更好,再加上润做的很隐蔽,扬也没看出来。

第二阶段,东晋十六国。这段时间里战火频仍,长时间的动乱,让宁想法的局限性暴露出来——乱世遵循的是丛林法则,谁的权力大,资本就在谁手下聚集,而权力又依附于枪杆子。润于是第一时间着手建立自己的武装,而此时宁的思维还停留在勤王,即让大家像和平时期一样帮助ta。这样在乱世各自为政的格局下,宁吃了很大的苦头。而在长期的混乱下,动乱和屠城亦让扬对于政权所应该带来的稳定产生了怀疑,从而从勤王转向自保。而以前ta自己叛逆【扬因为自己的封地被长安削减而引发了吴楚七国之乱,结果惨败,自己封地大减】带来的惨重后果给ta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阴影,因而这时候的扬下定决心找一个长期的依赖对象。

这一时期,在战斗中扬和润一起出生入死过【南徐/南兖,北府军主要来自于这两地的流民】。ta和润站在一个层面上,ta俩也就更了解彼此,ta因而理解了宁润各自性格的不同。相比之下,历史上宁润就几乎没有同级过,同级的时候也是不同的行政区,不在一起,而且时间非常短。更何况以当时宁被激发起来的叛逆性格,不可能做到理解润。总而言之,这个时期就是在为日后扬的选择埋下伏笔。

第三个时期,东晋末期到唐代结束,这是扬选择的确定期。通过击败北方前秦【淝水之战】、平定内乱【桓玄之乱】和二次北伐、逼宫【刘裕逼杀司马家】等等一气呵成的举动,有意无意地向扬展示了自己的手段和行动意志。不过这并没有对扬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【哪怕是扬因为对润不满,在内乱平定后不久被润教训过】,扬依旧在两人之间维持了一个相对中立的立场。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彻底让扬改变了想法。

宁在夺取润手中的权力【诱杀檀道济,瓦解京口集团】后,前线不利,内部也大开杀戒。ta没有想到,宁第二个下手的对象就是自己,这也彻底打碎了ta之前对于宁的大多数想法。与宁的互殴传递给扬一个强烈的信号,那就是宁的政治手段没有润高,宁很容易对自己人下手——虽然之前宁夺权的时候ta就可能隐约意识到了,但是没有引起足够大的重视。然后常给了扬的残存的一点点信心最后一击,当宁把屠刀聚到常头上的时候,ta学着之前润的做法,把宁也收拾了一顿【萧道成代宋建齐】。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,这个事实让扬迅速选择在两者中向润靠拢,从当时扬的预判来看,前景上润也比宁可观。

事实上在隋灭陈之后,宁被收拾的很惨;而润没什么损失,只是被扬拖回家养伤而已,此后修大运河,城市发展迅速转轨,恢复了元气,乃至大大超过了之前的发展。后来宁在唐初又继续造反,结果被长安狠狠收拾了一顿,连原来允许宁保有的部分权力也夺走了,并且给了扬——这是两人矛盾的第二次激化。(扬:“没你姐的本事就少闹点事情!”宁:“你这个夺权的混蛋!”)而且扬无限风光的时候,宁只能在润手下打苦工,心理落差太大了。再加上当时贬低宁算是政治正确,两个人的矛盾再次积压(宁一直把扬当作夺权者,却没有意识到长安才是推手)。纵观整个唐代,南京的出场只有在乱世,例如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,其他时间都是润州的一个县,因而也没有足够的机会来处理和扬之间的积怨,这直接导致了五代时期两人的冲突。

【说到这里,唐代南京独立建制时期的名头是“升州”。升包含有“小”的贬义,宋灭南唐后也是把江宁改称升州,宋仁宗上台才改回去,这对于宁来说也是一种侮辱。至于为什么宁受这样侮辱的次数比润多(润只有一次),第一是宁作为南方政权的都城,目标太大,被集火的概率很高,俗话说“杀鸡儆猴”,宁很不幸就是那只被拿来杀的鸡;另一方面,是润用自己的实力告诉对手,如果没有自己后果会很严重——因为和平时期镇江一直扮演的是一个制衡角色,哪怕现在也是如此,政治上制衡,经济上和周边协同发展,军事上也是重要的保护节点。】

第四阶段,五代十国到近代。五代时期,杨吴修缮金陵,使其成为吴国西都,东都则是江都府。这段时间,扬的权力依然相对更大,但是ta有些膨胀了——ta的权力实际上是因为ta是杨行密早期控制区里面最大的城市,而不是因为ta真的是最好的那个;而且ta的性格做都城也只适合守成,不适合进取。因而恢复起来的宁在润的帮助下,架空了扬,并最后夺取了权力,改号南唐。南唐建立后,国策之一就是统一全国,这和杨吴仅仅致力保守一地的策略大相径庭。但南唐对外的征伐大多并没有得到预期效果,不论是灭楚还是灭闽都是如此。同时宁也激化了原本尚可的和汴、杭的关系,换言之ta的好战策略受到了一致敌视。最后开封一战,夺走了南唐的江北,南唐再无争雄实力。这一阶段,扬在和宁的争斗当中最后落败,从此对于政治事务的参与度就大幅降低,虽然还是保证了一方首府,但是政治影响力大不如前。宁和扬在此以后互动就相对偏少,政治台面上的争斗彻底消失,南京一直占据了更加主导的地位。五代以后,ta们的较劲转入了文化领域,两地在此后各自涌现出了自己的文人群体,金陵文化和淮扬文化也是各领风骚。

第五阶段,近代。近代的开始润就受到了来自英军的打击,伤亡惨重,这使得扬州第一次开始动摇自己对于润的信任——随后的太平天国运动更使得ta愈加怀疑起来。但是扬州并没有能力去改变大局,宁和润也都没有,这不得不说是时局的悲哀。不过宁在近代抓住机会,成功让铁路改线,从而壮大了自身的实力,扬在宁和润之间的选择也愈加靠向中立,同时寻求依靠自己的实力来试图解决一些问题。北伐后宁成为首都,扬的机会就是省会选举。但ta最终在与润的省会之争中落败,从而延续了自身衰落的态势,再无力影响大局。抗战时期,南京镇江都遭遇了大难,扬州作为代理省会曾经协助转移了大批难民,接济两地民众,做出了特殊的贡献。这个时期,南京和扬州一起承担了相似的苦难,因而有了一定的共鸣,也使得ta们在之后真正和解。虽然直到现在两地仍然在一些文化领域有争议,比如《茉莉花》归属问题,还有美食等等方面,但总体上两地像朋友一样和平相处,再无较大纷争,不得不说是一大幸事。

以上。

评论(11)
热度(162)
  1. 共4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© 片羽 | Powered by LOFTER